《千与千寻》中的看点
影视指南针
《千与千寻》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大概是因为不同年龄的人能在电影里看到不同的寓意和感动吧!小孩看到的是宫老先生创造的奇幻世界,大人则看到了这背后更深刻的内容,不需要过分的脑补故事叙述非常清晰流畅没有一个地方是让人觉得突兀的,整个观影过程让人觉得非常轻松自在。
因此,当《千与千寻》诞生十八年后,再次登上中国大银幕时,依然引发了观影热潮;小编认为,《千与千寻》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结果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宫崎骏大师的名气,而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千与千寻》作为世界动画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本身具有吸引亿万观众的多个“看点”,接下来我们就看看都有哪些看点吧!
第一,影片的原名叫《千と千尋の神隠し》,直译过来就是“被神怪隐匿的千与千寻”。女主的本名是“荻野千寻”,因为必须在油屋工作,被汤婆婆夺去了本名,改名为“千”。故事便围绕着千寻从“失名”到“寻名”的过程展开。“失名”寓意着“失去自我”,而“寻名”则寓意“寻回自我”。
第二,是千寻身上所固有的那份纯真,是支撑整个故事的基石。因为纯真,所以她看上去有点迟钝;因为纯真,她绝不吃情况不明的“美食”;因为纯真,她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很纯善,如帮助灰碳精灵,对无脸男友好相待且不图回报,毫不迟疑地尽心尽力为其他人避之不及的“腐烂神”服务,带着从未出过门的坊宝宝去旅行,无所畏惧地拼死救助白龙......
第三,《千与千寻》是一部体现了多个主题的动画片,我们不仅从中看到了独立成长的要义,也窥探到创作者对贪婪和自私的极力嘲讽。与此同时,我们还能够从中领悟到一个宏大的主题: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应友好相处、和谐共生。
第四,在思想和理念方面,《千与千寻》可以跨越国界,带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以心灵上的慰藉。除此之外,影片中所展示的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也是一大看点。《千与千寻》独具匠心地融入了日本的民族文化,这也是影片风靡全世界的原因之一。正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影片通过优美的电影语言和东方美学风格浓郁的电影画面,以及引人入胜、充满想象力的冒险故事,传递出了极为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通过大银幕观赏,或许才是欣赏《千与千寻》的最好方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