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运动指南
好看
一、冬天了身体会怎么样?
1.肌肉功能下降
在低温的环境中,为了防止体温下降,会减少肌肉的血流量,使肌肉的收缩速度与能力明显降低。所以,在低温环境中,从事和以前相同强度的运动时,运动表现力会下降。
2.代谢比例上升
在冷环境中运动,肌肉使用醣类的代谢比例会增加,容易造成乳酸堆积,肌肉易产生疲劳。
3.换气量增加
虽然肌肉的收缩能力下降,但你的脑子里还想维持之前的状态,所以为了达到相同的运动表现,肌肉需要更多能量,更多氧气,于是换气量会显著增加,造成心肺循环的负荷增加。
4.呼吸道不适
人体呼吸道的正常温度范围,约在26度到32度之间,当运动强度较强时,常常会以口腔呼吸,此时若是在冷环境中,吸进来的空气温度较低,会造成呼吸道的不适。
二、冬季运动的好处
1.调节体温,提高御寒能力
在寒冷环境中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并促使其对体内各系统进行协调,增强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体温的功能,使体内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从而使身体适应寒冷天气。
2.改善心情,缓解疲劳
锻炼能够有效缓解冬季的不良情绪,运动促进内啡肽的分泌,帮助摆脱抑郁或季节性情绪紊乱。冬季锻炼还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增加了大脑氧气的供应量,这对消除大脑长期工作带来的疲劳和提高学习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3.享受阳光,促进钙质吸收
冬天进行户外运动,可以充分享受阳光。日光中的紫外线被人体吸收后能将血液中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并能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通过减少骨骼内矿物质的流失,能够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等问题。
4.消耗能量,有效燃脂
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时,因为身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保持身体温暖,人体会消耗更多的卡路里。当温暖的身体接触冷空气或吸入冷空气时,运动燃烧的卡路里会轻微增加,从而提高身体消耗的热量。
三、冬季运动注意事项
1.充分热身,防止肌肉拉伤
运动之前热身工作要做好,通过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关节活动动作来让身体各方面适应。
2.做好保暖,防止冻伤
保暖是冬季运动的一大注意点。运动后一般都会出汗,在冬季气温下降的前提下,如果不进行及时的保暖,非常有可能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
3.运动时尽量用鼻呼吸
冬季在户外运动,应尽量避免口呼吸,而是要用鼻子来呼吸。因为鼻黏膜内有非常丰富的血管和汗腺,可以保暖保湿,避免口呼吸造成对呼吸道的损伤。如果运动强度较大,需要口呼吸,可以把舌尖顶在上颚进行呼吸,既可以帮助调整运动中的呼吸节律,也可以避免寒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
4.适当运动,缩短休息时间
可以根据自身身体情况来进行判断,经过锻炼后,全身舒畅、精神愉快、体力充沛、睡眠良好,说明运动量掌握得比较适当;如果锻炼后感到十分疲劳,就说明运动量过大。另外,为了让肌肉保持温度和弹性,我们需要适当缩短运动时中间的休息时间。
5.及时补水,防干防燥
冬季气候干燥,机体本身会反映性缺水,再加上运动时丧失水分,会加重机体缺水情况。因此,在运动后一定要注意补水,也可适当补充运动饮料,但要避免饮用含糖过多的饮料。
四、冬季推荐运动项目
1.慢跑
冬季气温较低,我们可以进行慢跑运动,时间避开早晚较冷的时间段。冬季运动不追求大汗淋漓,身体微微发热,出一点汗即可。
2.游泳
游泳池的冬季水温常为28度到29度。为尽快补充身体散发的热量,神经系统会快速平衡冷热,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增强人体御寒能力。经常参加冬泳的人,由于脑垂体功能增加,体温调节功能改善就不容易伤风感冒。
3.篮球
打篮球属于一种有氧的运动,能够让全身的骨骼和关节得到充分的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发育;还可以训练脑部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还能够训练眼睛和耳朵的敏感度,提高身体机能。
4.羽毛球
冬季,我们可以选择打羽毛球。因为气候寒冷,人的身体消耗的热量多,身体的免疫能力比较强。羽毛球对人的体格要求不高,既可以打球又可以健身,又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负担。
5.滑雪
说到冬季运动,最经典好玩的非滑雪莫属!滑雪过程中大脑会分泌一种神经化学物质——多巴胺,让人产生愉悦感,除了多巴胺外,滑雪时身体会分泌一种调节情绪的激素——内啡肽,它能调节神经和大脑系统。
冬天,适当的锻炼不仅能让人看起来更加精神,而且也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