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奔赴,也被爱托举

好看
“我就像一个转筒一样,大家看到的那一面一直在转,一直不一样,所以有时候大家觉得我变了,其实是我在转”,她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解释着自己身上的“矛盾”,也回答了那些我们对于“改变”的提问。
她觉得自己或许不再是以前那个“讨人嫌的小孩”了。她努力改掉了一些性格上的“直接”,开始更多为别人考虑三分,不希望谁会因为自己的无心之举受到伤害;她从一个什么都不怕的人变成了谨慎的,什么都“怕”的人;从一个“做什么事都很乐观”的人变成了一个“不会去希望什么,什么事都往最坏的地方想”的人……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像是世俗里流行着的与“成名”镶嵌的模版——在愈来愈高的公众知名度中,慢慢交出、让渡一部分自我。于是我们顺着问她,“成名的代价大吗?”她听完就笑了,紧接着反问道“我成名了吗?”
这在她看来是一个前提并不成立的提问,但如果硬要说代价,“可能会有一些属于这个行业的残酷,但除此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操控我的想法,我也不用刻意为了迎合谁去做一些我不想做的事。”你应该很快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个传统模版中以“牺牲”为名的故事,至少她自己从来不这么觉得。她有自己的野心,更有自己的坚持,她执着于她所执着的,努力于她所渴求的,就算注定是“飞蛾扑火”也要全力一试,于是那所谓的“圆滑”,“谨慎”,“乐观或悲观”,都只是「成为她心中真正想成为的自己」这个大命题下的新选择。可能正因为如此,你在和她的对话里几乎捕捉不到任何“沉重”的东西。
如果说私下的喻言有可爱的一面这件事,大家在接触几次后已见怪不怪,那在巡演舞台上的喻言,你能非常强烈地感觉到她被爱意包裹着,并且她自己也百分百确认这一点,于是她在这个最安全、舒适的空间里,展现了比平常任何时候都更加松弛的一面。对着几千张近乎陌生的面孔袒露自己最柔软的一面,听上去近乎是一场新的“童话”叙事。而这个“童话”的完成需要台下的几千人花上不同的时间、精力共同选择在这一刻来到这里——这应该是一场无法被纳入成本与收益体系的相遇,而它的实现,依靠的唯有爱和天真。
幸运的是,爱做梦的人有属于她自己最好的观众,于是他们一起完成了一场属于彼此的造梦。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北京徒步路线!
23
25374 已阅读
双向救赎的爱情
8459
27313 已阅读
虞书欣这次不甜了
4261
81282 已阅读
叶凡的成功少不了她
5621
82145 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