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的养护要点

好看
合适的土壤是多肉健康生长的基础。多肉植物喜欢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环境,因为这样的土壤能够保证根部呼吸顺畅,避免积水烂根。常见的配土方案是将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例如,泥炭土:珍珠岩:蛭石 = 4 : 3 : 3 的比例,既能提供一定的养分,又保证了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也可以使用专门的多肉颗粒土,其中包含火山石、麦饭石等多种颗粒,这些颗粒不仅能增加土壤透气性,还能释放矿物质元素,有利于多肉生长。此外,在盆底铺上一层陶粒或大颗粒石子,可进一步增强排水效果。
光照是多肉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充足且适宜的光照能让多肉株型紧凑、叶片肥厚、颜色鲜艳。大多数多肉植物喜欢充足的阳光,每天保证 4 - 6 小时的光照时间较为适宜。像景天科、仙人掌科的多肉,可放置在朝南的阳台或窗台,让其充分接受光照。但在夏季高温时,正午的阳光过于强烈,容易灼伤多肉叶片,此时需要适当遮荫,可以使用遮阳网,将光照强度降低 50% - 70% 。而对于一些耐阴性较强的多肉品种,如玉露、寿等十二卷属多肉,散射光环境更适合它们生长,可放在室内明亮处,避免强光直射。
浇水是多肉养护中最需要把握分寸的环节。由于多肉植物耐旱怕涝,浇水应遵循 “干透浇透” 的原则。判断土壤是否干透,可以用手指插入土壤 2 - 3 厘米,感觉干燥则需浇水;也可以观察多肉叶片状态,当叶片变软、发皱时,也是缺水的表现。浇水时要浇至花盆底部有水流出,确保水分渗透到整个土壤层,但切忌积水。浇水频率要根据季节和环境调整,春秋季是多肉生长旺盛期,一般 7 - 10 天浇一次水;夏季气温高,多肉生长缓慢甚至进入休眠期,15 - 20 天浇一次水;冬季气温低,水分蒸发慢,一个月左右浇一次水即可。此外,浇水时间也有讲究,夏季宜在清晨或傍晚浇水,避免在高温时段浇水导致闷根;冬季则选择在中午温度较高时浇水,防止冻伤根系。
多肉植物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适宜的温度能让它们生长良好。一般来说,15 - 28℃是多肉植物生长的最佳温度区间。当温度超过 35℃时,许多多肉会进入休眠状态,此时生长停滞,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减少,应减少浇水和施肥,加强通风,帮助其安全度夏。冬季气温较低,当温度低于 5℃时,要将多肉移至室内温暖处养护,避免冻伤。部分耐寒性较强的多肉品种,如观音莲、子持莲华等,短时间能耐 0℃左右的低温,但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仍会受冻害。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乘风》最绝舞台
6955
49919 已阅读
何泓姗:反派专业户
2037
67720 已阅读
“瑛贵人”的演艺起点
5289
98102 已阅读
爱吃冰糕的人都怎样了
7038
88088 已阅读